9月的青岛,风光旖旎,景色宜人。从市区出发,沿着美丽的海岸线个小时便可抵达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电务段青岛西信号车间。
9月13日11时,车间副主任叶琛琳正头顶烈日,在管内区间检查信号设备。他俯身测试区间电容,确认设备安装稳定性,汗水已经浸湿了头发。“台风即将过去,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以雨为令,持续加强对设备的精检细修,坚决确保汛期信号设备质量稳定。”他说。
入路12年来,叶琛琳立足岗位、苦练硬功,从信号工、工长、技术员到车间副主任,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和拼搏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匠心和热忱展现出新时代铁路人的责任担当。他说:“对铁路信号人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确保信号设备性能优良,让每趟高铁列车安全运行。”
叶琛琳来自山东胶州的一个普通铁路家庭。7岁那年,他从课本中看到一张彩色的火车图片,十分感兴趣,迫不及待地让父亲带他去看火车。来到车站,看到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后,叶琛琳内心对铁路的热爱也随之升腾而起。
高中毕业后,叶琛琳入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部队磨砺了他的意志品格,让他把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刻在了骨子里。
从部队退役后,叶琛琳来到青岛电务段城阳信号车间,成为一名信号工。时至今日,他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工区时的场景——站场上热浪滚滚,作业人员或蹲或半跪在线路间,不时擦掉额上的汗珠,眼神专注地盯着转辙机。“这个热火朝天的作业场面触动了我,让我觉得儿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叶琛琳说。
然而,当他怀着一腔热血准备大展身手时,现实却无情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作为铁路基础知识几乎为零的“小白”,叶琛琳既没见过信号设备,又不了解基本规章,更别提理解电路原理了。
“别人能做到的,我一样能做到。”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叶琛琳暗自下定了决心:可以是“小白”,但不能一辈子是“小白”,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号工。
一点一点学,一项一项练。叶琛琳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基本的名称概念学起,反复背诵每一项技术指标。遇到陌生的名词术语,他就主动向身边的老职工请教;遇到业务的重点难点,他就认真地摘抄到笔记本上;遇到不懂的机械知识、电路原理,他就缠着段里的业务骨干,问到自己理解为止。
白天工作十分忙碌,他就拿出晚上的时间学习业务,每天不完成计划就不休息。练功场成了每周必去的“打卡地”,一到周末他就对着练功设备操练各项作业流程,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提升业务水平上,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也在不断努力中突飞猛进。
“那时候,我恨不得24小时都泡在图纸和技术规章里,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把不懂的知识抓紧补足。”叶琛琳说。
苦心人天不负。入路仅半年时间,叶琛琳就把电务作业需要掌握的规章背得滚瓜烂熟,并基本掌握了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信号设备的原理和维修保养方法。
参加工作以来,叶琛琳已总结出5万字、近千张配图的学习文库。每一项电气参数、每一个技术标准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头脑中,只需一笔一纸,便能一点不差地默画出信号设备电路配线图。凭着日积月累的硬功夫,他成了大家公认的“活图纸库”。
“小叶身上的冲劲和闯劲让我十分佩服,他对知识的渴望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提起爱徒,青岛电务段道岔技术专家曹志京说。
“我们要像铆在信号设备上的一颗螺丝钉一样,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叶琛琳与同事们分享自己对工作的感想体会时说道。
2016年10月,因表现优异,叶琛琳来到即墨北信号工区担任工长。刚上任,他便迎来了青荣城际铁路联调联试的“大考”。
针对工区职工缺乏维修经验的实际,叶琛琳带领工友们吃透维修理论知识、熟记关键项点,全身心投入到设备检查之中,将查找到的隐患问题逐一解决,确保设备质量优良,为后续线路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以来,叶琛琳参加了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日兰高铁等线路的联调联试工作。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每一条即将开通的线路都留下了他辛劳的足迹,也留下了设备维护优良率100%的亮眼成绩。
多年参与新线联调联试的工作经历,让叶琛琳养成了每天到现场和设备“打交道”的习惯。他很快摸清了管内道岔的性能状况。他的头脑中像是装着一本本设备健康簿,哪台临近大修周期需要更换,哪台需要重点维修,他都了如指掌。
国内高铁在用的大号码提速道岔使用时间较短、更新换代较快,在设备维修上存在一些亟待填补的空白领域。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叶琛琳主动挑起攻坚大梁。
他反复拆装设备,并收集大量测量数据,终于总结出高铁道岔“望闻问切”维修法,即“望”,检查设备的宏观状态是否符合标准;“闻”,仔细倾听设备运行的声音是否正常;“问”,通过反复试验来确定设备是否处在最佳状态;“切”,运用尺具准确测量,杜绝经验主义。2019年夏天,叶琛琳带领职工运用此维修法,消除了即墨北站提速道岔安全隐患。在全段推广后,该段运用“望闻问切”维修法解决了67项设备检修重点难点问题。
创新实践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叶琛琳从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此后,他对专业的探索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改造的电动开箱钥匙将检修时间压缩一半,深受一线职工好评。改善列车进路不常扳动道岔的机械应力不均衡项目、信号标志牌改造项目、CN道岔托板改造项目等多个技术改进成果在青岛电务段推广应用。
他还多次被抽调到济南局集团公司电务部,参与编写了《密贴检查器日常养护作业指导书》《密贴检查器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一个人再能干,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都成为专家,我们的工作才能越干越好。”2020年,叶琛琳担任城阳信号车间技术员后,开始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传给更多的年轻职工。
青工魏铭在轨道电路业务上表现优异,但在道岔机械方面却有短板。叶琛琳知道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魏铭补课。经过他的点拨,魏铭在业务上逐渐开了窍,不仅代表济南局集团公司参加了第六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还在局集团公司第九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S700K转辙机单项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2月,叶琛琳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被提拔到青岛西信号车间担任副主任。车间共有87名职工,其中“90后”职工就占了75%以上。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叶琛琳上任后,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上。
为最大限度调动职工小练兵、小比武的积极性,他组织开展工区每月一考、每季一赛,根据成绩名次进行分档奖励,成绩越好奖励越高。为了在业务上给大家答疑解惑,他在车间开设技术微课堂,每周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补强职工的知识短板弱项。为了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他常常模拟故障,以“无脚本”的方式通知职工应急处置,并提前在工区等待观察职工响应速度和处置方式,后续对职工表现进行点评复盘,以此提高全员应急处置能力。
职工业务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日常磨炼和长期坚持。叶琛琳组织大家进行技能演练,让青工小何处理一起曲线异常的故障,小何直挠头。事后,叶琛琳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如何分析曲线,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应如何处置。
几天后,小何发现董家口站25号道岔心轨功率曲线变化较大,几乎和之前模拟演练时的情景一模一样。于是,他立即按照叶琛琳指导过的步骤处理,曲线立即恢复了正常。小何兴奋不已,尝到了学习业务的甜头。
“勤学苦练收获的本事是自己的,只有在业务学习上加把劲,才能遇事不慌,成为应急处置的‘扛把子’。”小何信心满满地说。
正是在叶琛琳这个“良师益友”的带领下,青岛西信号车间的职工思想逐渐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日益浓厚,青年职工全身心投入到学技练功中来。仅今年以来,该车间已有6名职工参加局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竞赛,并取得了优秀成绩。
十二载风华正茂,十二载春华秋实。今年35岁的叶琛琳挥洒青春汗水,辛勤耕耘,大力弘扬厚德敬业、实干先行的新时代济铁精神,默默守护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近年来,他获得全路优秀党员、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我们赶上了高铁快速发展的好时代,就是要练就确保安全的硬本领,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贡献!”叶琛琳坚定地说。
中员,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电务段青岛西信号车间副主任,曾获全路优秀党员、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局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入路10多年来,叶琛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满腔热忱在铁道线上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确保铁路信号设备性能优良,守护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铁路青年能有多出色?在实地采访时,今年35岁的叶琛琳给出了他的答案:把当好高铁安全“守门员”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追求,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大考”和磨砺中,完成从业务“小白”到技术骨干的华丽蜕变。
成如容易却艰辛。在铁路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的火热实践中,需要更多像叶琛琳这样的优秀青年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铁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京ICP备15003716号-2严禁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发布上网
技术支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 编: 1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