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行的“创新与科技孵化育成”高端论坛上,4名中国两院院士和1名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带着成果来到佛山寻找产业化途径。5名院士还在当天揭牌的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佛山研究院”)成立了院士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实体机构。
以佛山研究院为平台和纽带、以院士创新成果转化研究中心为载体,佛山借省科学院资源引进国际国内创新成果产业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18年9月,佛山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科学院签署了共建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协议,重点服务佛山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健康四大产业的发展。
“省科学院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2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将为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成果的孵化和育成提供全方位支撑,包括实验条件、人才队伍等。”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廖兵说。
佛山研究院院长肖仁俊介绍,研究院将依托省科学院院属机构,组织与四大产业有关的国家级平台力量在佛山研究院内设立分中心,争取未来三年引进建设3家以上国家级高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分中心),入孵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入孵、毕业企业及研究院平台机构累计产值达2亿元以上,并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
省科学院的国际创新资源也以佛山研究院为纽带,成功导入到佛山产业升级中。肖仁俊透露,除此次的高端论坛,广东省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长论坛也将于8月8日在佛山举办,“我们希望以此放大科技优势与产业优势在佛山的叠加效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未来,研究院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二次开发。同时,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设立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吸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银行、保险等资本进入。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Igor Krivtsun介绍,科学院巴顿焊接所的先进技术已经运用于空间技术、管道焊接和水下焊接等领域,还能进行组织高频焊接,“我们的焊接技术已经在为中国的高铁事业做贡献,组织高频焊接技术也已经在乌克兰3万多起手术中运用。”
Igor Krivtsun表示,佛山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在焊接和新材料领域有很大的需求,双方正在探讨一个焊接领域的合作项目,相信能够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产生更大的效应。他建议,佛山和乌克兰可以成立双向实验室,定期进行项目的开发和沟通,促进项目产业化。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Sergii Akhonin主要介绍了新式钛熔炼的研发成果,该成果可用于飞机制造、化学设备制造中。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所主任Volodymyr Korzhyk则介绍了4种先进等离子技术,其中等离子电弧淬火技术可大幅度提高轨道的耐磨性,降低车轮磨损。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带来了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无人机机巢——云巢。它以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基础,集成了多种技术,能够自动驾驶、自行更换电源、无人值守,可运用在电力变电站巡检、水务河道巡检等领域,“佛山制造业发达,云巢的生产也需要强大的焊接等技术支撑,相信能很好地和佛山产业结合,尽快实现量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团队已经建立了中国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科学大数据库。他希望能立足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则在镁合金新材料与新工艺、铝合金板箔材与锻件、铁基工具材料等方向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对于镁合金零部件的需求近年将会急剧增加。
随着院士创新成果转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以上不少项目都有可能在佛山实现产业化应用,并带动产业链升级,从而推动佛山相关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