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受国际复杂严峻的局势影响,1964年根据中央毛主席决策,我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加强国防建设,重新合理布局工业,在西南、西北等十三个省市和地区建成战略大后方,整个三线个项目,数百万各行业精英奔赴西部,上千万民工参与三线日,成立西南三线日,在成都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西南局李井泉任主任,彭德怀为副主任,当时在四川共部署300多个国防项目。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川、滇、黔三省交汇地,金沙江、岷江在宜宾汇合成长江,西接大凉山和小凉山,独特的独立位置使宜宾成为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宜宾除了具备天然优势外,同时还靠近原材料、能源基地,整个三线个工程项目,其中新建项目22个,改扩建4个。主要建有中化工厂、三江机械厂、金川电子厂、长庆机器厂、红光化工厂、南山机器厂等。
南山机器厂位于四川宜宾南溪县,当时南溪还建有两家军工企业,分别是红光化工厂、长庆机械厂,南山机械厂于1965年6月20日破土动工,主要负责生产,军工代号661,该厂是重庆电工厂(791厂)分迁企业,当时791厂将一整套7.62毫米生产线台设备搬迁到南溪、另外派977名干部和技术骨干支援新建的南山机器厂。1966年8月29日,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南山机器厂建成,当天在南溪电影院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投产开工仪式。
1969年3月,根据五机部要求,正式批量生产56式7.62毫米,同年7月19日,791厂再次派36名底火生产骨干援助661厂。当时我国部队、民兵大量装备56式7.62毫米自动(冲锋枪)、56式7.62毫米半自动,因此弹药需求量很大,很多大三线、小三线军工企业都在生产这型号的弹药,每年五机部会在生产该型号弹药的军工企业中进行评比,南山机器厂多次获得比较好的成绩,1977年南山厂的弹壳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应用成功,摆脱传统的弹壳电烧术。
早期南山机器厂职工生活比较艰苦,他们住在干打垒土房子或空心砖建的简易房,70年代由于生产任务重,在生产大会战期间,很多职工就住在车间,经过南山人多年的拼搏,南山机器厂的职工家属楼、职工医院、子弟学校、职工食堂、招待所、电影院等陆续建成,职工的生活有了提高。
1977年,三线建设接近尾声,南山机器厂在完成军工订单任务的同时,率先在国内研发生产射钉紧固器材,1981年“南山”牌射钉已经在市场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当年被四川省经委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南山机器厂依托军工优势,在射钉领域打下一片天地,成为军转民军工企业的标杆之一,产品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创造大量外汇。1984年在北山扩建生产区,北山厂区约占地50亩。
1992年国营南山机器厂更名为四川南山机器厂,由于厂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限制了南山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1993年决定将射钉生产线月引入外资,成立中外合资南山射钉紧固器材有限公司,后来重庆长江电工工业有限公司收回南山的全部股权,南山成为长江电工的全资子公司发展自今。
射钉项目从南溪搬到成都后,四川南山机器厂老厂主要为嘉陵和建设厂生产摩托车轮辋、挡泥板、辐条等产品,当时是四川省摩托车配件定点生产企业。但发展不温不火,2004年8月2日政策性破产。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南山机器厂的老厂房如今依然矗立于大山之中,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现在变得有些破败,但依旧雄伟,依然可以看出它曾经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