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师旅团级单位党委机关和基层单位党组织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人员基数更大、类别更多、范围更广。广大党员干部如何结合岗位实践,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交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合格答卷?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主题教育官兵讲”栏目,请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官兵结合主题教育实践谈认识、讲体会。第一期我们约请几位基层党员干部谈如何立足岗位抓好理论学习,让主题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后,我们组织理论骨干下沉一线进行调研,基层官兵热情高涨、踊跃参与,但当被问及原著原文读了多少,大家的回答不尽如人意。座谈中,有的同志对许多理论“金句”记得很清晰,但讲起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却说不出所以然,这类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误区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原原本本读、原汁原味悟是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果缺失了这个基础,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容易导致断章取义地理解,甚至跑偏错向。支队党委一班人下决心纠正这一倾向。
开展主题教育,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更是示范者,必须以身作则,静下心来研读原文、把握原义,尽好领学带学促学之责。为此,我们扎实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探索设计主官领学、研学、结对互学、个人自学的“四学”机制,带动各级党组织的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理解,上行下效的正向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批主题教育贯穿下半年,明确了必读和选读书目,这些著作既相互贯通又各有侧重,只有坚持精读与通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针对支队执勤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为缓解工学矛盾,我们集中理论教学骨干,为机关和基层不同类型分队制订精读计划,既有必须共同研读的原著原文,还有紧贴各单位实际的重要文稿,帮助基层官兵既能从整体上把握理论体系框架,又能有针对性地理解原理要义,为支队争创一流、走在前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保证。
同志曾讲:“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联系到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理论学习上要做到常学常新、学出实效,就一定要坚持一学到“底”。
前不久,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党员干部在读原著、学原文时还存在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耳熟并非能详,熟知并非真知”等问题。这些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在“见底”上下功夫的表现。为此,我们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开展党员干部队伍“五力”教育培训,即定力、职业能力、担当魄力、奉献动力、形象示范力,并将“深入研读必读书目”作为首要抓手,以此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实践证明,只要真学、深学精髓要义,掌握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一定能从学习中收获指引前行的力量,坚定团结奋斗的信心。
学到“底”,就要把“学”与“思”紧密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只知其表不知其本,则可能因为一知半解而使工作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边读书边学习边思考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历练过程,也是把书本中有益养分转化为能力素质的过程。真正把理论学到“底”,还要注重联系实际学。党员干部在学习必读书目时,要做到边学边思边悟,及时记下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促进思辨能力的提升,形成“学思践悟”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要注重交流,与战友多在一起谈体会、聊心得,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碰撞出更多思维火花,不断增强学习的实效。
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全体党员必须上好的“必修课”,连队指导员作为基层部队的骨干力量,在主题教育中应当好理论学习“课代表”。
怎样才能当好“课代表”?毫无疑问,首先要自身过硬,做到“问不倒”。然而,“问不倒”三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这要求带兵人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占领理论学习的“高地”。这次主题教育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从4月份开始,从那时起我就跟进学习,及时掌握上级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指示精神和经验做法,让自己的大脑提前一步“进入情况”;在学习中,我还努力做到学深悟透,注重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使自己有底气、有能力为战士们答疑解惑。
作为指导员,当好理论学习“课代表”,仅自己学还不够,还要带着大家学、组织大家学。《军队工作条例》明确的指导员职责,其中一条就是“组织官兵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强军思想”。组织大家学,关键是怎样做到让理论学习大众化,使深邃的理论变得生动,让战士们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的一个有益尝试就是邀请优秀官兵担任“助教”、上场“助阵”,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战士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解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让理论更有感召力和说服力,而且还加深了战士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同。当然,除了课堂上的集中学习,理论学习还要见缝插针,用好点滴时间,把学习当成一种制度,养成一种习惯,每天雷打不动落实。如此坚持下去,学习氛围就会日渐浓厚,学习成效也会日益显现。
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怎样根据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对于每名基层理论骨干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用官兵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事例、数据等,做好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阐释解读,帮助官兵全面系统学习掌握,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当前,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有着对党的朴素情感、参加理论学习的热情,但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不愿听人生硬地讲道理等同样是他们身上的鲜明特点。对此,作为理论骨干,如果在进行领读串讲、集中辅导时,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机械复读,就很容易把鲜活的理论讲得枯燥乏味,把朴素的真理说得云遮雾绕,让人听不进去、印象不深,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善于把“理论话语”转换成“兵言兵语”,将“基本原理”解析成“常识常理”,把虚的道理讲实,把远的理论拉近,就能帮助官兵在深学深悟、知行合一中,学出忠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学出严实作风。
加强官兵理论武装,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善于运用贴近官兵的语言、事例等宣讲理论,并注重联系改革强军、转型发展、练兵备战等生动实践,联系官兵家乡变化、驻地发展成就等社会现实,让一些原本相对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让官兵更好地感悟理论的魅力、做到入脑入心。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形式、方法、手段,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喜欢听故事、看视频、参加实践活动等特点,探索采取体验式、案例式、情景式等学习形式,更好地激发大家投身理论学习的热情动力,增强理论武装的吸引力、感染力。
第二批主题教育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直面基层单位和普通官兵,因此,推动理论学习更需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官兵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活理论学习的“一池春水”。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个别单位在开展理论学习时还停留于老一套,空洞枯燥的课堂灌输居多、紧贴实际的举例讲解偏少,浅表化的表达很难激发官兵的兴趣,难以融入思想、进入实践。对此,我们让“时代楷模”王锐在主题教育中登上讲台讲授第一课,他结合自身入伍后的成长经历,深情讲述了自己在习强军思想指引下的奋斗历程,一个个学习理论的鲜活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引发了官兵强烈共鸣。
习主席强调,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标兵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往往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是距离基层官兵最近、最鲜活的教育素材,最能够让官兵产生信服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用好身边榜样这个“活教材”,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注重发挥榜样影响力,首先要在常态化理论学习中讲好榜样的故事,每个榜样的奋斗故事都有其特定意义,坚持讲好榜样的故事,用故事阐述原理,用故事印证真理,让官兵通过身边榜样的奋斗历程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真理魅力。其次要引导官兵学习榜样、成为榜样,榜样的事迹和精神为官兵立起了行动的标杆,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带动官兵向榜样靠近,基层官兵通过跟身边榜样学习理论知识,查找自己在思想境界、党性修养、岗位实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能够激励官兵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本领素质,同榜样一道追求卓越、拼搏进取。
理论学习尤其要注重联系实际,避免学用“两张皮”。对于军队基层党员干部而言,要以第二批主题教育为契机,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即使出口成章、学贯中西,也不能算是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也警醒我们,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通过系统学习同志著作,使全党在思想指引下达到了空前一致团结,极大促进了抗日战争胜利。实践证明,理论和实际联系得好,理论的作用和价值就发挥得好,否则再先进的理论也会变得空洞,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理论学习的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探索、发现、遵循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工作的目标要求、方案部署,解决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避免办公室里听汇报、总结材料看情况,切实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查实突出问题。还要把解决问题作为着力点。坚持在官兵关注度高、期盼殷切的方面持续用力,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及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确保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
“可别小看村支书这个岗位,责任大着呢。这几年在村上干,我一直努力帮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深感‘群众利益无小事’!”12月10日,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红塔村,33岁的村党支部张千劳谈到基层工作收获时感慨颇深。
在新石器时代,人发明了绳子和编织的技艺。大约距今五千年前后,人把绳子做成缰绳,套在了牛马等大型动物身上,让它们成了牲畜。人们驱使牛耕地,驾驭马奔跑。人也转变成了农夫、牧人或骑手,由此开启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主导的时代。
南海海下1500米的幽深处,能见度极低,一只机械手却可以灵活地搬运沉船中的瓷器。只见它精准地靠近一个瓷瓶,轻轻地拿起,转动方向,稳稳地放入旁边的蓝色收纳筐中,熟练程度几乎和人的手臂相同。
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总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文章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这为我们加强耕地保护、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重要遵循,明确了前进方向。
因为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都息息相关,十几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浙田几年前就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联合建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了博士生科研基地。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