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观鸟,东台新一景。”1月初,东台市林业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孙晓东欣喜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东台沿海湿地越冬的候鸟数量猛增,品种多达百种,其中不乏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吸引世界各地观鸟、拍鸟爱好者纷至沓来。
鸟类辨环境、“识”产业,迁徙地空气、土壤、水质、产业布局等因素,直接影响其驻足长短。群鸟咸集,从一个侧面说明东台绿色转型初见成效,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东台拥有85公里海岸线,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海滨”。近几年,东台加大产业转型步伐,推进全域“无化工”。到去年初,当地仅剩一个头灶镇化工园。园区距海边60公里,但由于镇内水系发达,风险尤存。为根绝隐患,东台于去年4月对头灶镇化工园关停转型。
东台市委陈卫红坦陈,东台滩涂面积占全省22%,是盐城黄海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主阵地”,在暂时无法完全实现清洁化工生产的情况下,必须有所取舍,把生态利益放在首位,拒化工、为大局,牺牲再多利税也在所不惜。
高点定位一直是东台的生态自觉。溱东镇是不锈钢之乡,属于全省“3市7镇”千亿级产业集群范畴。东台不等不靠不观望,主动加强该镇主导产业转型和环保监管力度,拆除40台高能耗中频炉,倒逼产业向下游高端成品制造延伸。如今,多数企业新上节能环保高频炉,转产特种钢,以取代原先的钢锭生产。
东台边淘汰低端产业,边抬高招商门槛,重点招引新经济领域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群。在陈卫红看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快,特别是东台生态品牌效应放大,出门招引“高大新”项目的底气越来越足、成效也越来越大。
去年是东台“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他们深度接轨上海,全要素、高品质招商,全年新开工、新竣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4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2个,形成重大产业集群圈。这个重量级的产业群,为东台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也塑造着区域发展新形象。去年,全市有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4个项目入选省工业强基储备项目库、两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其项目层次品质均居盐城市第一。
这个优质重大产业群,还刷新了东台产业版图,催生了以电子信息、半导体、机器人等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短短3年,全市集聚了120家电子信息企业,构建从关键零部件到智能终端、再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去年开票销售达到200亿元,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电子信息产业一跃成为全市高成长性、强带动力的优势产业。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也规模突破,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去年首次实现清洁能源发电量超过工业用电量的结构性变化。
一直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东台,去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推进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应该说实至名归。
转型升级持续化,是东台产业创新的传统优势。几年来,他们累计奖补4亿元,支持700多家企业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产业全链条、制造全过程中深度渗透。全市已拥有“上云”企业130家,建成智慧工厂、智能车间20家,CNC智能加工中心达到12500台,发明专利授权两年实现翻番。
致力发展节能降耗的绿色制造,是东台践行“两海两绿”战略、推进产业创新的突破口。去年全市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5.9%,企业效益增长面63.2%,入库税金两年增长50%,实体经济运行质量处于近年最好水平,但GDP能耗却下降了4.2%,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了3.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5%。“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品牌培育中心”牌子,最近挂到了东台。既坚守环保底线,又树立优质发展“高线”的东台,决心当好长三角发展的智慧“绿心”。